2009年5月1日星期五

中医释梦(6)——“解梦”与“释梦”

近期,不才在博客上相继发了《中医释梦》系列数篇,引起朋友们的好奇与兴趣。
某日,朋友HXF旋风般冲到我面前,其气势锐不可当,令人叹为稀有:“刘大夫,我做了一个梦,您帮我解一解吧!”我慌忙起身,未及披挂,仓促招架。逐个情节详述之后说:“我觉得梦可悟而不可解。”
HXF:“可是,您在博客上不是有好几篇解梦的文章吗?”
刘:“我没说解梦啊,我写的是释梦。”
HXF:“解与释有何不同?”
刘:“解的古义是:一个人两手抓住两只牛角,用力掰开。后来引申为分析。这是在同一个层面由合而分的过程。释繁体字为釋,右上四为眼睛之形,右下幸为人在枷中,左上为手,左下为木。本义为:观察被压制、束缚的东西,有选择地除去束缚,脱掉,解下,消除,消散,放开,放下。这是在不同层面由隐而显的过程。”
HXF:“梦的本质是什么呢?”
刘:“能记起来的梦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复合产物,梦的内容是在显意识中显现的象,象源于潜意识。梦境中的诸象间的联系即梦境情节,但这种情节是显意识排序的结果,未必是潜意识中的内在本质联系。这就好象树林,表面上虽然枝叶相交,真正的联系却是地下的盘根错节。”
HXF:“什么是解梦?”
刘:“梦不是逻辑思维的产物,但所谓解梦,是对梦境中的象进行分析,这常常是逻辑思维的过程。解梦的前提是:在显意识与潜意识间存在桥梁——象征。解梦的一般工具是象征物的解读,比如梦到帽子代表某某,梦到爬楼梯代表某某过程。但是显意识与潜意识间未必一定存在可解读的桥梁。所以说:梦不总是可解的。”
HXF:“什么是释梦?”
刘:“梦如同海面上的冰山,水面上只有八之一。梦者述梦时,释梦者参照八分之一部分(梦境之象),捕捉到梦的八分之七部分(潜意识)并与之相应,从而悟到树根的结构,这个过程称为释梦。释梦须有内证与外证。内证就是释梦者说出梦者未讲出的梦中之象,如《送表哥》文中说出梦者梦到的人与梦者的关系;外证就是说出梦者未说出的现实之象,如《羊肠道上的塔尖》文中说出梦者头顶痛等。如果没有内证与外证,很难证明释梦的结论是对的。所以说梦可悟,但不总是可悟的。因为要看述梦者的意识状态及释梦者的意识状态是否能够相应共振。”
HXF:“那您文中提到的卦象、五行等不也是桥梁吗?”
刘:“梦的八分之七与八分之一间未必存在固有的桥梁。联系是存在的,但未必是有形的固定的联系。卦象、五行等是交通工具,如果离开了内证过程,就很难说交通工具会通向何处。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先直觉获得再找相应交通工具印证,或者同时,或者交通工具先行,内证随后。其实,选择交通工具本身就是内证的过程。换言之,我们从甲地去乙地,可以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,但我们必须心里清楚行程路线,何时该上车,何时该下车,何时该换车。如果心中无路线图,听任交通工具带我们前行,怎么会到达目的地?心的无路线图就是悟。”
HXF:“中医释梦能作为诊断的方法吗?”
刘:“我在博客上写《中医释梦》是为了打破人们心里中医的死板印象,释梦不能作为常规诊断的方法,也无此必要。不过,释梦倒是磨练中医用神能力的游戏方式。这就象诊脉判断孕妇怀的是男还是女,现在有B超了,当然无此必要。但可以此考察中医诊脉对阴与阳分辨的水平,后者很重要。”
HXF:“按您的意思,梦只能释不能解?”
刘:“随意,不必绝对。我常做的是调形,所以释梦时容易需要找到有形的坐标,即内证外证之说,显得有说服力。有朋友在博客上讲出梦境请我解,因为无法即时内证与外证,故心不足力亦不足,恕难从命。如果梦者梦中神的层次离形较远,比如神志病,神志本无形,何来固定的坐标?又何来内证与外证?我看重要的积累与尝试,而不是对与错,是与非。”
据传,乾隆下江南至江边寺,问寺主:“你久居江边,寒来暑往,可知江上有多少人走过?”寺主答:“只有两人,一曰男,一曰女。”乾隆问:“江上有多少船只走过?”寺主答:“只有两只般,一曰名,一曰利。”
“大梦谁先觉?平生我自知。”吾人举手投足,何者非梦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